免费法律咨询:

计量法对计量器具管理有何要求

计量器具作为衡量物质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贸易公平、生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计量法对计量器具管理作出了全面规定,构建了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




在计量器具管理方面,法律明确了分类管理原则。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制度。这些器具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送检,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则鼓励使用单位建立内部校准制度,确保量值准确。

强制检定是计量器具管理的核心环节。计量法规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检定过程需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合格器具出具检定证书、加贴检定合格标识;对不合格器具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禁止其继续使用。这一制度有效防止了因计量失准导致的贸易纠纷和安全事故。

量值溯源体系是保证计量准确的技术基础。法律规定国家建立计量基准器具,各级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与上一级标准器具进行量值比对和传递。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计量器具台账,记录器具的购置、使用、检定、维修和报废全过程,确保每件器具的量值都能追溯到国家计量基准。

在监督管理方面,计量行政部门依法对计量器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活动实施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合格率,打击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的行为。同时建立计量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计量纠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违反计量器具管理规定的行为,法律设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对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规定形成了有效震慑,维护了计量管理秩序的严肃性。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保障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也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计量器具管理将不断适应新要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计量保障。